当前位置:首页>通知公告

“中国印刷企业100强”的百强阵势

协会动态 发布时间:2012年12月20日 12:12 来源:河南省包装技术协会浏览:2010

本网讯 由《印刷经理人》杂志社组织报道的“中国印刷企业100排行榜,到今年已整整10年。10年历程,百强榜单跟随中国印刷业前行的脚步,忠实记录了大型印刷企业的成长轨迹,也客观见证了中国印刷业规模格局的演变进程。与去年的榜单相比,今年百强印企门槛跃升到3.5亿元,百强企业总规模接近800亿元,10亿元集团军又扩充了队伍。但与此同时,百强印企也面临着增长的困境:收入的普涨带来的却是收益的分化,市场的攻坚必须面对外单的疲弱,经营的拓展遭遇到同质化的阻击……2011年对百强印企而言,是荆棘中的疾行,不确定中的坚守。好在这支中国印刷业的先锋队伍,依然以稳健的步伐,走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。

对中国印刷业来讲,2011年并不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年份。之前对新榜单门槛的推断,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微升。但是,3.5亿元的新门槛,还是超出了业界的普遍预期,不失为一个阔步之年。 表1显示了百强榜单门槛的10年演变历程。由不足1亿元到突破3.5亿元,百强门槛年年攀升。尤其近两年,榜底以年均三四千万元的幅度跃升,4”极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实现。

10亿元集团再添新兵

2012年百强榜单中,当纳利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以35.02亿元蝉联榜首。在10亿元集团军中,三资企业的身影最为活跃,且在各个细分印刷领域依然集结着高端产能。相比上年,当纳利的销售收入增长了9.53%,也将百强第一的身价拉升到了35亿元以上。不仅当纳利收获了稳健增长,在百强榜的前20名企业中,只有2家销售收入微降,其余18家都有不同程度增长,高者增长幅度超过50%。而这前20名企业,正好组成了今年榜单的10亿元集团军,相比上年,又增加了新成员。

10亿元阵营中,依次为厦门合兴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、虎彩集团有限公司、四川省宜宾丽彩集团有限公司、星光集团有限公司、亚龙纸制品(昆山)有限公司、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3D有限公司、大枫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恒宝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宝钢包装股份有限公司、青岛海尔丰彩印刷有限公司、广博集团、中山中荣纸类印刷制品有限公司和天津顶正印刷包材有限公司。

10亿元集团军中,三资企业的身影最为活跃。不仅第一、第二名为三资企业,在前10名和前20名单中,各有半数出自三资企业。其实,与前几年三资企业在榜单中占据半壁江山、往往多达50余家不同,今年榜单中只出现38家三资企业,更多的国有、私营企业实力渐增,在榜单中占据了更多的席位。但是不可否认,在中国印刷业市场,三资企业在各个细分印刷领域,依然集结着高端产能,依然在积极实施战略布局与资源整合,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市场影响力。在20亿元阵营中,有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、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利丰雅高印刷集团有限公司、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、鸿兴印刷(集团)有限公司和上海界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。

百强总规模接近800亿元

在今年榜单中,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总值为790.61亿元,与去年的753.38亿元相比,增长率为4.94%。回顾近几年百强榜单的销售收入总额增长率,2011年为16.0%2010年为8.1%,今年的4.94%是个相对低谷的年份。

800亿元的产值规模,在中国印刷业的整体格局中占有怎样的位置?若以新闻出版总署最近公布的2011年全国印刷业总产值8600亿元(按20107700亿元增长10%计算)为参照依据,则百强销售收入的占比近1/10,最近几年这一集中度指标变动不大。细分百强榜单,百强企业的规模结构如下: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企业,7家;10亿元~20亿元,13家;8亿元~10亿元,12家;6亿元~8亿元,19家;4亿元~6亿元,40家;4亿元以下,9家。规模结构的分布,呈现典型的金字塔形,但最后一档“4亿元以下企业只剩9家,在这里我们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4”的鼓声。

除了产值规模,今年百强榜单的其他汇总数字为:资产总额854.61亿元,工业增加值总额196.64亿元(97家提供),利润总额62.07亿元,对外加工贸易总额136.34亿元(52家有相关业务),职工人数15.73万人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今年的百强榜中未出现亏损企业。创利超过亿元的企业,今年有16家,与去年相同,其中烟包印刷企业6家,占比1/3强。而在去年榜单中,烟包企业这一占比为1/2;再早一年,其占比更是高达2/3。由此可见,烟包印刷企业利税大户的传统形象,持续受到了挑战。

收入普涨,收益分化

81家企业2011年的销售收入总额为699.16亿元,相比上年增长12.51%,在内需增长乏力、外需市场疲弱的2011年,百强企业集体走出了两位数的增长,充分表明这一群体的竞争实力和增长潜质,也说明在2011年这个相对艰难的年份,百强企业依然获得了渐进式增长。

收益与收入是否同步增长?这是近年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。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百强企业的经营变化情况,我们抽出近两年同时在榜的81家企业,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析。

81家企业中近两年均报来利润数据的企业有79家,其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2.93%,而利润增长率仅为4.41%,收入与收益增长并不同步的情况依然十分明显。换句话说,销售收入的两位数增长,所拉动的利润的增长幅度十分有限。

与销售收入增长率12.51%相对应,81家企业的资产总额增长率为7.79%,职工人数增长率为0.27%,这种情况,也与前些年印刷业高速发展时期资产、人员增长与销售收入增长比翼齐飞的情况迥异。人员成本的持续压力,促使各家企业高度重视人工控制,主动减员,主动以机器替代人手,才会出现销售收入两位数增长而职工人数未增的奇特现象。

外单持续疲弱

在今年的百强榜单中,有52家企业涉足了外单业务,对外加工贸易总额为136.34亿元。这些企业的经营情况显现,2011年印刷外单市场明显弱于内需市场,给传统外单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营压力。在52家企业中,对外加工贸易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4家,企业家数与去年相同;出口额在1亿元~10亿元的企业有14家,比去年少了4家,出口市场的疲弱在此可见一斑。

细观百强企业的外单分布版图,呈现了如下态势:其一,珠三角仍是外单主力地区,参与企业多,出口份额高,但外单增势小;其二,长三角的出口形势走强,参与企业渐多,一些企业的出口额在快速增长;其三,很多地区从无到有,外单开始落户百强企业,致使外单出现多地开花景象,这在西部、中部等地区十分明显。

百强地区版图变化不大

在百强的地区版图中,传统的珠三角、长三角、环渤海三大产业带中分布有百强企业67家,销售收入之和为574.08亿元,占百强销售收入总值的73%,仍是无可厚非的重点区域。

百强企业在各省(区、市)的分布情况请见表2。在今年的榜单中,百强企业落子到17个省(区、市)。其中,第一方阵为广东与香港地区、上海,各领走17家、16家企业,占百强总数近1/3。第二方阵是拥有10家左右百强的地区,计有浙江12家,江苏、四川各10家。与去年相比,江、浙变化不大,引人震惊的是四川,从去年的5家翻番到10家。第三方阵的地域分布相对广泛,湖北、福建6家,山东4家,北京、重庆各3家,这些百强企业在各个经济区域发挥着引擎作用。

在百强榜单的收集资料中,还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。比如,今年的百强榜中单一从事包装印刷的企业有53家,而经营业务中涉及包装印刷的企业共有84家,由此可见,包装印刷在百强企业中的覆盖面极为广泛,几乎成为印刷强企通配的业务标签。

1/4企业引入数字印刷方式

在百强榜单中有1/4的企业引入数字印刷方式,无论如何,这已经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充分显示了百强企业的领军意识与新技术实验场的功能。

百强资料还显示,今年榜单中共有25家企业引入了数字印刷方式,相比去年榜单的23家又有些微提升。

这些企业引入数字印刷方式,或在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,或在主动寻找与出版等上游产业的新结合点,或在尝试出品个性化印件与高附加值产品,又或者仅仅在进行前期技术储备,间或满足客户的打样与补单需求……但他们的种种尝试,必将有力推动中国印刷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。